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10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赵英民表示,今年1—9月份,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2%,预计到年底能够完成84.5%的约束性目标。到今年年底,“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9项约束性指标将全面完成。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五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开展的五年。
截至2019年底,“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下降比例、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劣Ⅴ类水体比例、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比例和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污染物的削减量,这8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约束性指标已提前完成。
“这五年,我们以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都取得重要进展,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是迄今为止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五年。”赵英民说。
赵英民表示,“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战略部署不断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显著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了党章,生态文明写入了宪法。越来越多地方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机遇和重要抓手,努力走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双赢之路。
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展顺利,环境治理力度持续加大。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有力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硬约束,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通过大力整顿散乱污企业,为环境守法企业创造了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制度体系基本建立,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制度落地见效,全面加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领导的机制。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
生态环境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和重大法治、重大改革紧密融合
赵英民介绍,“十三五”期间,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围绕水、气、土、固废等领域环境管理需求,积极地推动生态环境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和重大法治、重大改革紧密融合,进一步加快生态环境标准制修订步伐。
赵英民表示,环境保护税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生物安全法等6项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制修订工作先后完成。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目前正在抓紧修订当中。长江保护法,正在全国人大审议。
截至目前,“十三五”期间,完成制修订并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551项,包括4项环境质量标准、37项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写入了民法典,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初见成效,截至今年9月全国共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1674件。
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赵英民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去年底,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18.2%,提前完成了“十三五”约束性目标。碳强度比2005年降低48.1%,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3%,都已经提前完成了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目标。
重点领域节能工作进展顺利。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019年比2015年累计下降超过15%,相当于节能4.8亿吨标准煤。2010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55%,目前中国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多国家。
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十三五”以来,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年度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发展迅速,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主体,截至2019年新能源装机在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当中占比达到55.2%。
赵英民表示,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切实提升气候治理能力,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
加快建立生态保护现代化监管体系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十四五”及2035年关于生态保护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等。文件对于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切实履行生态保护监 ...»详细2021年01月05日 -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谈“十四五”环境保护发力点
“十四五”大幕已经拉开。今后五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力点在哪?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如何推进?新华社记者采访了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蓝天白云成为朋友圈晒照片的常客”记者: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 ...»详细2021年01月04日 -
从“坚决”到“深入” 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词看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进行了系统的部署。2021年,碳达峰行动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将如何展开?总台央视记者近日专访了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加紧编 ...»详细2021年01月04日 -
"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发布
为增强社会各界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生态环境部自2014年起,每年发布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0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以 ...»详细2020年12月31日 -
首个地表水体营养物的生态环境基准发布
12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国家生态环境基准《湖泊营养物基准—中东部湖区(总磷、总氮、叶绿素a)》(2020年版)(公告2020年77号),这是我国首个关于地表水体中营养物的生态环境基准。湖泊富营养化 ...»详细2020年12月31日 -
进水超标导致出水超标能否免责?
原本用来处理居民生活污水的污水处理厂,结果却流进大量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厂处理不了,导致出水超标,该追究谁的责任?12月1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城镇(园区)污水处理环境管理的通知》(以下简 ...»详细2020年12月30日 -
进一步完善国家地表水监测及评价方式 优化监测资源配置
生态环境部日前印发《“十四五”国家地表水监测及评价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对“十四五”国家地表水监测评价方式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调整。对《方案》调整的目的意义、方案的具体内容等,生态环境部生态 ...»详细2020年12月29日 -
生态环境部公布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典型案件办理进展情况(第二批)
为遏制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案件频发态势,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20年7月至11月,生态环境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范围内联合组织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活动 ...»详细2020年12月29日 -
我国首部流域法律有哪些亮点?——解读新通过的长江保护法
长江保护法已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这部法有哪些亮点?将为保护长江母亲河提供哪些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主任王瑞贺说,依法 ...»详细2020年12月28日 -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 多处修改涉及生态环境领域
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多处修改涉及生态环境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详细2020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