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讯 为加速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健全技术规范体系,指导各行业排污许可证的申请与核发,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煤炭加工-合成气和液体燃料生产》(HJ1101-2020)、《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化学纤维制造业》(HJ 1102-2020)、《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工业》(HJ 1103-2020)、《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工业》(HJ1104-2020)、《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HJ 1105-2020)、《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环境卫生管理业》(HJ 1106-2020)、《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码头》(HJ 1107-2020)、《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羽毛(绒)加工工业》(HJ 1108-2020)、《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农副食品加工工业-水产品加工工业》(HJ1109-2020)、《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农副食品加工工业-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工业》(HJ 1110-2020)共计十项技术规范。十个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功能近日将正式上线,届时相关行业排污单位可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中正式申报排污许可证。
煤炭加工-合成气和液体燃料生产行业对于我国能源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排污许可技术规范适用范围不仅包括常压煤气化工艺的排污单位,还包括采用加压煤气化工艺的现代煤化工排污单位。根据煤化工行业污染特征,聚焦气化炉周期性开停车等非正常工况、废气无组织排放、废水蒸发塘等重点管控环节,明确了许可排放浓度限值、实际排放量核算、合规判定方法以及自行监测、环境管理台账与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等环境管理要求,细化了废水去向的填报要求以及废水、废气、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运行管理要求。规范实施后,对提升煤化工行业污染防治水平、推进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纤维制造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根据该行业具有品种门类多、各品种生产工艺和特征污染物迥异的特点,排污许可技术规范一是将特征污染物纳入监管体系,如粘胶纤维排放的二硫化碳和硫化氢,锦纶和涤纶工业丝帘子布制造过程排放的甲醛,腈纶纤维排放的丙烯腈等;二是通过梳理各种类型合成纤维排污单位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明确许可限值确定方法;三是明确化学纤维制造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和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要求。该技术规范的发布有利于提高化学纤维制造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工业产品及原辅料种类繁多、产品更新换代快、生产工艺多样、以批次或间歇式生产为主,结合上述行业特点,排污许可技术规范按照产品用途分类,分别规定了以主要典型产品类别命名的生产线单元、公用单元的产排污情况和许可管理要求,筛选确定了重点管控的主要排放口,将炭黑、木材热解产品等排污单位的主要生产工序的废气排放口为主要排放口以及木材水解产品、工业用脂肪酸等排污单位的废水总排放口为主要排放口。本技术规范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了专用化学产品制造工业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对推进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摸清行业底数、提升行业环境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工业包括肥皂及洗涤剂制造、化妆品制造、口腔清洁用品制造、香料香精制造等子类,排污许可技术规范明确界定了管控范围,根据各子类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将以油脂为原料的肥皂或造粒制造、香料制造等排污单位作为重点管控对象,其排放口作为主要排放口,同时针对洗衣粉制造高塔喷粉工艺热风装置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混乱的问题,明确许可限值确定方法。
医疗机构排污许可技术规范根据医疗机构排污特点和环境管理特征,聚焦医疗废水和医疗废物,细化废水类别、产污环节、污染物种类的填报要求以及废水、医疗废物的运行管理要求,明确可行技术以及自行监测等环境管理要求。该技术规范用于指导医疗机构申请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实施规范化环境管理。
环境卫生管理业涉及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污泥、城镇粪便等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产生量大、利用和处置工艺多样的特点,目前仅发布了有关生活垃圾焚烧的排污许可技术规范。环境卫生管理业排污许可技术规范的发布,填补了生活垃圾(含餐厨废弃物)、生活污水处理污泥、城镇粪便集中处理(包括填埋、好氧、厌氧处理工艺)和垃圾转运站等治理方式和治理工艺的产排污情况和许可管理要求的空白,对规范和指导环境卫生管理业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申请以及地方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排污许可证审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本规范涉及的环境卫生管理业排污单位废水排放量变化较大,不同排污单位之间水量差异也较大,特别是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量波动较大,同时受气候、季节等因素影响较大,废水许可量难以确定。因此,本规范将填埋场废水排放口定为主要排放口,但仅许可排放浓度,对许可排放量不做要求,排污单位应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同时应核算实际排放量。其他排污单位排放口均为一般排放口。
码头排污许可技术规范根据我国现阶段干散货码头吞吐量大、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量大且较难控制的特点,明确了专业化干散货码头(煤炭、矿石)、通用散货码头大气污染物及水污染物的排污许可管理要求,给出了颗粒物无组织年排放量与实际排放量核算的参考方法。规范实施后,对指导专业化干散货码头(煤炭、矿石)、通用散货码头明确污染物排放管控要求,不断提升污染治理效率与作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羽毛绒加工工业是一个典型的“变废为宝”的行业,从屠宰场的“血毛”变成高档的羽毛绒产品,要经过反复水洗加工,水洗废水是生产过程中主要的污染物。本技术规范抓住羽毛绒加工行业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以废水排放口作为唯一的主要排放口,规定了废水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量的许可限值要求,明确了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运行管理要求,并对企业自行监测、台账记录和执行报告等环境管理过程进行了规范,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水洗羽毛绒加工企业的污染排放管控。
水产品加工工业和饲料加工工业、植物油加工工业是农副食品加工业中的重要子行业,水产品加工工业具有废水排放量大、有机污染重、氨氮和总磷浓度高等特点,同时恶臭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饲料加工工业主要是其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排放和恶臭污染问题;植物油加工工业主要是废水排放问题。由于上述行业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占工业行业的比例均较低,目前上述行业排污单位纳入排污许可简化管理和登记管理类别。因此,本技术规范将上述行业排污单位废水排放口和有组织废气排放口均作为一般排放口,仅许可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为控制恶臭气体排放,技术规范要求排污单位针对废物堆放、厂内污水处理站等无组织排放环节进行管控。
-
说说碳中和的那些事儿
“碳中和”成了热词。从今年9月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到12月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我国多次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日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 ...»详细2020年12月25日 -
如何让垃圾分类更简单、可执行?一文了解
如何让垃圾分类更简单方便、可执行?能够说分就分想分就分,是很多朋友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些疑惑,来听听专家的解答。▌扔厨余垃圾要不要破袋?很多人有疑问,扔厨余垃圾,能不能把塑料袋一起扔进去,还是要破袋以后 ...»详细2020年08月26日 -
环保科普专栏丨环境监测常识
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机构运用化学、物理、生物、医学、遥测、遥感、计算机等科技手段对环境中大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生态等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监测,以掌握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对各有关单位排放污 ...»详细2020年08月17日 -
健康生活 | 近期暴雨一发不可收拾,饮用水会被污染吗?
近期全国降雨量比较大多地出现暴雨像是天空的花洒开了阀门一发不可收拾话说如此粗暴的雨我们的饮用水会被污染吗<imgsrc="/upload/news/image/2020/07/09/202007091 ...»详细2020年07月09日 -
植物源排放、平流层输送、二次转化、四季均可生成 臭氧污染的背后有多复杂?
臭氧在这个夏天,成为继PM2.5之后社会讨论热度最高的名词,收获了“在天成佛,在地成魔”这一形象的双面比喻。平流层臭氧为地球罩上了一层保护伞,人们为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奔走呼吁言犹在耳,而对流层臭氧却成为 ...»详细2020年07月07日 -
垃圾分类是培育公共意识的一个切口
专门立法,意味着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的法定义务,具有某种强制性。垃圾分类井井有条,来源于每一个人的遵规守矩。某种意义上,垃圾分类不只是分拣垃圾的事,也是培育公共意识、推动社会治理的一个典型切口。随 ...»详细2020年05月12日 -
三部门印发《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能力建设实施方案》
中国环境报记者谢佳沥北京报道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生态环境部研究制定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能力建 ...»详细2020年05月06日 -
中办国办印发《省(自治区、直辖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措施》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省(自治区、直辖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措施》,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省(自治区、直辖市)污染防治攻坚战 ...»详细2020年05月06日 -
“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揭晓
中国环境报记者杜宣逸4月23日北京报道第一届“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揭晓。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出席揭晓仪式,对入选出版机构及作者表示祝贺,同时宣布第二届“公众最喜爱 ...»详细2020年04月24日 -
《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氨氮》(2020年版)发布
中国环境报记者杜宣逸北京报道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我国生态环境基准——《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氨氮》(2020年版)(公告2020年24号),这是继我国首个生态环境基准——《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镉》( ...»详细2020年04月13日